新闻速递
2025-04-22

南开大学原新教授受邀来我院讲座

2025年4月19日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二百二十六期于厚学楼909会议室如期举行。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南开大学老龄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渐进式延迟退休,为什么?怎么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人口研究所黄健元老师主持,陈际华老师、郭剑平老师以及众多博/硕士生参加了报告会。原新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口科学、老龄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直接参与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国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国家优化生育政策等重大项目决策研究。担任多项教育部重大攻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以及国家和省部地市等各级政府委托研究项目15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荣获“第八届中华人口奖(科技类)”(2015年)等荣誉。讲座紧密围绕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演进、必要性及原则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原新教授详细描述了自1951年以来,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演进,并以日本、法国等其他国家应对老龄化的做法为例,展示了延迟退休是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通行做法。其次,原新教授从人口条件巨大变化、人口素质巨大改善
2025-04-11

我院陈涛教授在《社会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陈涛教授在《社会学研究》发表了题为《内生性关联与乡村环境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的建构》的学术论文。伴随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整体面貌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一环,河道治理还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难题。近年来,陈涛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围绕如何破解乡村河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该文是在这一议题下的最新成果。当前,乡村环境治理面临如何处理好与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关系以及如何激活农民主体性的难题。该研究从构建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及政府与农民互益协作的内生性关联这一分析框架出发,发现融入农民生产生活、吸纳农民智慧和关照农民意愿的实践激活了农民主体性和乡村环境治理活力。而农民主体性建构于以农民为主体的责任关联、利益联结与协同联动机制之上。该研究认为,“由谁来治”和“如何善治”在环境治理中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激活农民的主体性不仅要激活农民的生态智慧和治水护水经验,还要处理好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村河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及其破解机制研究”(23BSH038)的资助。陈涛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