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庄曦副院长应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的邀请,与新传系师生分享了她研究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经历,以此为例探讨“研究议题的日常呈现及阐释路径”。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系主任张杰老师主持,部分老师与在读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术讲座。
庄曦教授首先从一篇有趣的文章《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引入,认为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疑问入手,然后运用自己的意义版图来寻求解释、进一步拓展,给人很多启发。她自己的相似经历是,一则关于城市家庭给农村儿童捐书的新闻启发了她,在皆大欢喜的表象背后,这些儿童究竟是怎么想的?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又偶然间阅读了美国社会学著作《大萧条的孩子们》深有感触。接触到这一系列日常文本后,庄曦教授决定去探讨流动儿童群体相关的选题。
为深入了解流动儿童这个群体,庄曦教授首先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结构式的变迁带来了流动儿童数量的激增,这些儿童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确实处于困境,庄曦教授想关注的是这个现实困境到底是什么,以及媒体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最终,庄曦教授选择以社会融合的视角来解释流动儿童的困境。她研究并参考了其他学者的理论,对社会融合给出了定义,即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抑或不同文化之间互动,适应的过程,表现的是个体在某个群体中的参与程度、认同程度、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在如何对社会融合这个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的问题上,庄曦教授综合已有学说和评价体系,构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从流动儿童文化融合(价值、认知等方面)、结构融合(社会交往关系发展方面)、心理融合(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身份认同的发展以及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方面)这三个维度分析介入,继而提出了具体访谈、研究的问题,决定将处于相同文化语境的流动儿童和城市同龄儿童进行对比。庄曦教授还将部分进入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的称为“同质性”教育语境下的流动儿童,进入普通公立学校的称为“异质性”教育语境下的流动儿童,对比媒介涵化在两者身上的效果。
研究问题确定之后,就是进入现实的研究场景。经过问卷、访谈等抽样调查,庄曦教授得出了研究结论,例如①在文化融合方面,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是“照看者”在文化认知发展中呈现功能性缺位,影响流动儿童文化资本累积;②在结构融合方面,地缘和学缘是流动儿童拓展强关系的途径,但实际上师生之间二元互动有限,与城市同伴的交流通常有隔阂、与志愿者的关系又呈现出间断、非稳定的特征。③在心理融合方面,流动儿童自我同一性和城市认同感难以建立。④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与其受教育情境呈现出相关性:处于“异质”教育情境的流动儿童对城市的整体评价要高于“同质”教育情境下的流动儿童。
在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特征方面,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流动儿童的媒介喜好、日常接触存在差异,处于“异质”教育情境的流动儿童对印刷媒体使用度明显高于“同质”教育情境下的流动儿童,后者更沉浸于电视。
为了得出媒介在这个困境起到了什么作用,庄曦教授将之前得到的研究成果勾连起来,比如:家庭文化认知发展中呈现功能性缺位,那么媒介就要进行补位,因此“流动儿童从中学了什么知识,怎么学?”成为了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然后参考国内外儿童相关的理论做出解释。
庄曦教授还举了最近研究网约车司机互联网社会支持的例子,最后提醒我们在阐释过程中,第一,关键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是大有深意的,要对使用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它的来源、发展和使用依据等。第二,可以从以往的理论中寻找阐释的版图,但不是单纯的套用,而是以一种独创性的视角去解读,还有可能填补以往理论的一些未及之处。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庄曦教授与新闻传播学系学生讨论了如何避免带着主观意识寻找理论依据,庄曦教授建议首先要多读各种专业、学科的国内外文献,其次要和其他学者(包括导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参考他人的意见观点,如此才能尽量减少主观性对理性思考的影响。(新闻传播学系供稿张杰周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