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2025-04-11

我院陈涛教授在《社会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陈涛教授在《社会学研究》发表了题为《内生性关联与乡村环境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的建构》的学术论文。伴随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整体面貌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一环,河道治理还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难题。近年来,陈涛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围绕如何破解乡村河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该文是在这一议题下的最新成果。当前,乡村环境治理面临如何处理好与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关系以及如何激活农民主体性的难题。该研究从构建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及政府与农民互益协作的内生性关联这一分析框架出发,发现融入农民生产生活、吸纳农民智慧和关照农民意愿的实践激活了农民主体性和乡村环境治理活力。而农民主体性建构于以农民为主体的责任关联、利益联结与协同联动机制之上。该研究认为,“由谁来治”和“如何善治”在环境治理中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激活农民的主体性不仅要激活农民的生态智慧和治水护水经验,还要处理好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村河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及其破解机制研究”(23BSH038)的资助。陈涛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
2025-04-11

我校成功发布第七部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

2025年3月29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论坛上,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黄健元教授代表蓝皮书课题组发布了:《江苏省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4)——服务模式探索现状调查》;王毅杰教授、陈际华教授、郭剑平老师、王欢老师、张丹老师、丁百仁老师以及李聪、宋欣怡、胡雨晨、张艺菲等博士生、硕士生一并参加了论坛。由黄健元教授、王欢副教授、丁百仁老师以及余嘉豪、谭依婷、李聪、施敏轩、杨筱涵、周玉元、贡慧姿、宋欣怡、帅嘉成、王婧雯、张艺菲、张希乐、李君岱等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课题组于2024年3月启动了报告调研编制工作,历时7个月,对省内在居家服务、机构服务、老龄产品用品集采服务、不同人群专业服务等方面刚需服务意识强、服务短板补齐功能较为显著、产品用品集采服务性价比高、全龄友好代际融合效应彰显的十个服务模式探索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撰写了总报告和10份分报告。基于调研成果提炼了服务模式亮点:城市社区基本医疗护理刚需的市场化上门服务;城市居家养老延伸市场化家庭服务;社区“体医养”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乡村“镇村组家”服务体系构建;乡镇养老机构的细分照护;三级公立医院举办护理院;护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