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工动态

充电书单 献给已开课的你

时间:2020-02-17作者:编辑:审核:阅读:809

    在这按兵不动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人不动而心动”,去思考一些全人类都关心的问题。正如加缪在《鼠疫》中所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书本使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和这个世界最聪明的头脑一起思考问题。用书本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感知现在。


推荐人:公共管理学院 黄涛珍 院长


《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



内容简介

    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30年来一直在下降。1964年,有34的美国人说他们相信联邦政府在做正确的事情,至1995年前后,只有14的美国人持这种看法。对政府的信任度为什么会下降?这种不信任是美国长期 存在的对大政府持怀疑态度的一种健康写照吗?不信 任是未来治理面临的一个问题吗?它首先考察了政府当前的范围、政府的实际绩效以及公民对其绩效的感知。然后,它对导致信任度下降的诸多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冷战结束、二战后人们预期的提高、经济衰退、全球化效应、人们对政治丑闻的不满以及官僚的无能。本书阐述了有关公众不满来源的种种观点。但是,本书作者发现,不信任多半与国民经济状况、全球经济挑战、冷战、笨拙的官僚及行为腐败的政治家无关 。相反,他们证实,有可能的元凶就在我们周围, 它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纷争相互影响的混合物,而这些纷争被越来越带有腐蚀性的新闻媒体所激化。


读者观点摘编

    政府像是个自知不善的人,想要赢得更多信任,便只能把自己隐藏得更深,让决策不透明,在让公众觉得亲近的同时保持神秘性。然而这样的老路子是越来越难走了,因为一方面信息时代政府本身变得无可逃遁,一言一行轻易就被公众尽收眼底,另一方面公众越来越自诩为专家,很容易开启上帝视角或者马后炮模式,错误逐渐不被包容。所以,政府该放下傲慢了,该收敛自己过分虚伪的笑脸,用行动真正去迎合公众的喜好(当然这喜好以符合真正的民众利益为前提)。我猜想目前尽管公众的不信任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政府迟迟不肯行动,并非因为政府无动于衷,而是旧有模式的诱惑太大,以至于它徘徊在两难的斗争之中,客观方面则是尾大不掉。然而不信任不是地震海啸,瞬间袭来瞬间灾难性毁灭,而是如沙积如蚁聚,在你犹豫着不行动的时候,任你大象骆驼,最终都要被啃噬和压倒。

《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告诉我们,美国政府公信力近年来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经济衰退、全球化、腐败等经常被人提及的因素,而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纷争相互影响的混合物,而信息化和媒体发展则将这些纷争放大甚至激化。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小约瑟夫·S.奈,“软实力”、“巧实力”等概念的提出者,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该院公共政策学唐·K.普赖斯教授,21世纪治理展望项目发起人;菲利普·D.泽利科,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学副教授,21世纪治理展望项目主任;戴维·C.金,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学副教授,21世纪治理展望项目副主任。《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汇集了一流哈佛学者的论文,探讨了人们不信任政府的根源。作者们(小约瑟夫·S.奈、菲利普·D.泽利科、戴维·C.金)编著该书的想法,始于19954月在俄克拉何马城发生的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爆炸案。这起令人震惊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引发了一场麻烦且令人感到混乱的有关美国政府职责的辩论。爆炸案的发生,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再创新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对此开展了一项历时多年的研究及拓展项目,试图理解、思考并清楚地说明21世纪的治理前景,并试图解决诸如市场与政府间的关系、公共权力的分配、调解机构的出现、公共决策程序等问题。该书揭示的信任危机的根源和解决之策,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人生的智慧》——如何才能幸福度过一生

内容简介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他于晚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是一本通俗实用的哲学入门经典,融合东西哲学主流,从劝勉世人和实用的观点着手,以卓然的智慧与洞见,平实而又精妙的笔触,论述应该如何看待财富、地位,如何求取成功和幸福。这本书是闪烁着高度人文价值的一本哲学杰作,具有可读性极高、令人深思、使人倍加珍惜人生的智慧启迪和引导作用。


经典摘录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

 “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关于“幸福论”的著作,作者叔本华从实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本书开篇分别讨论了人性、财产、地位对于人的重要性,将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因素划分为三类:人的自身、人的所有、人的地位,分别进行人的幸福与否的哲学思辨。人的自身包括健康、外貌、性格、品德、智力、气质等。 “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因此这类因素对于幸福的影响是最关键的,也就是人的幸福取决于主体本身。人的所有指的是财产和其他占有物,这类因素可以认为是身外之物,叔本华认为人们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控制自己对财产的贪恋,应该视之为抵御风险的城墙。人的地位实际上取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包括名誉、地位、名声等。在叔本华看来,这类因素对于人的幸福并不是很重要,但很多人终其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想要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这本书能够指引人们从自身幸福出发正确看待名誉,从而找到属于自己幸福的密码。


推荐人:公共管理学院 王毅杰 副院长


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作者

乌尔里希·贝克(1944-2015),德国社会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问题”、“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个体化”和“全球化”等问题。


内容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充斥着组织化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是风险的制造者以风险牺牲品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作者认为西方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仅卷入了风险制造,而且参与了对风险真相的掩盖。贝克力倡反思性现代化,其特点是既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推荐理由

尽管风险是可以被社会,尤其是大众媒体、科学和法律等占据关键性节点的角色,所定义或建构,但无论哪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都不会是绝对安全的,处于风险之中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但当下的风险与昔日的风险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当下的风险使得没有人可以置之度外,危险具有全局性。起初,风险分配是不平等的,财富在顶层积聚,风险在底层积聚。但风险具有一种回旋镖效应,它迟早会回击它自己的生产中心。人们可以占据财富,但无法根除具有不确定性特点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社会不是阶级社会,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不能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


作者

黄仁宇(1918-2000),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美籍华人学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从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辍学参军,1940年从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1943年加入驻印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后赴美求学,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余英时先生),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学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主要作品有《缅北之战》、《明代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关系因果,恰恰是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推荐理由

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中,作者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而《万历十七年》全书七章,围绕万历帝、申时行、张居正、“活着的祖宗/修建寝陵”、海瑞、戚继光、李贽来铺陈,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他认为,这是个以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帝制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基层州县的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庞大的文官集团并不像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团一样和衷共济、人人都是道德楷模,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体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过于微小,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必须结成一些集团,谋取共同利益。作者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


推荐人:公共管理学院 孙中艮 副院长


《出梁庄记》与《中国在梁庄》——当代中国的细致观察


作者:梁鸿


内容简介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

《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经典摘录 

对于中国当代的百姓来说,“活生生的现实”是什么?“盛世”和普通的农民、普通的民众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在当代叙述中,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盛世”“大国崛起”之类的词,看到的多是锣鼓喧天的升平歌舞,并且,就经济发展而言,这也并非言过其实。但是,如孔飞力所言,这一经济发展及由此滋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对民众社会意识的影响却未经探讨。经济的发展、贸易的繁荣、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并不意味着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致富,同时,即使致富,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更幸福、更安全,也不意味着他的生存空间更大,反而可能面临着环境更为恶劣、生存压力更大和安全感丧失的境况。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低下更是折射出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和精神意识的不健全。


推荐理由

《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写照,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好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品两部作品,看农村社会变迁,知历史发展规律。


吴晗先生曾说:“天才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书本能够带给人力量与温暖、给予人无限共鸣。希望在新的一年大家也能够与书本相伴,不断充实、提高自我,收获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