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使春节变得不一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众多医务人员主动请战,截至2月24日,江苏派出13批医疗队共2804人支援湖北,进行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除了他们之外,媒体一线人员也冲在一线,为公众带来前线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以及许多正能量和感人的故事。河海大学2013届校友梁振华,作为江苏广电总台首批赴湖北报道团成员,此刻已经奋战在黄石疫情防控一线,用他的镜头和文字,记录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感动”与“温暖”。
梁振华,河海大学2013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优秀毕业生,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广播新闻部特报部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赴湖北报道团成员。中宣部第一批“组团式”援藏人才,曾参与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马航失联等重大报道。“一个有温度、害怕秃顶的90后记者”(这是梁振华在他的“战疫手记”中对他自己的描述)
战疫一线 感受人间温情
——梁振华的一线采访经历
“一个有温度、害怕秃顶的90后记者”。这是梁振华在他的“战疫手记”中对自己的一段描述,这句话大抵可以概括他的人物形象,首先是一名90后记者,其次是害怕秃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排在首位的“有温度”。梁振华告诉公管院新闻部记者,2月18日,从南京出发至黄石当天,在得知一行人是来自江苏媒体报道团时,湖北高速路政工作人员刚劲有力地向他们敬礼,献上他们湖北人民对于每一位逆行者的尊敬与感激。
“谢谢你们哦,谢谢你们江苏!”
“你们江苏真的好团结,太感谢你们江苏了。”
梁振华说,这两句话是他在黄石当地采访听到的最多的两句话,而他总是会笑着回复道:“应该要感谢的江苏的医务人员,而不是我们。”
黄石人民的感谢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梁振华第一次到达黄石有色医疗采访时,院长在得知他是江苏媒体时,向他送上了一份“厚礼”——六个医用口罩。随后梁振华要去采访13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院长又一次拿出了他的“珍宝”,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防护帽,为梁振华戴上了。
在采访时,一名痊愈出院的患者汤女士,看起来没有很开心。经过梁振华短暂的采访后知道,原来,汤女士一家三口都被传染上了新冠肺炎,丈夫和儿子此刻还在医院治疗,她希望武汉、黄石,以及全中国都能够快快好起来,她还要去武汉和儿子住在一起生活。“我来医院时真的以为自己过不去了,如果不是他们医护人员,我是不可能出院的。”汤女士热泪盈眶的说道。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士范萍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梁振华,她第一天在ICU病房值夜班,夜里11点,病房里一片漆黑,病人都已经进入睡。一位50多岁的患者经过镇静之后逐渐清醒,反复多次敲打病床,试图想要爬起来。范萍告知他不能起来,要好好躺着休息。过了一会儿,这位患者又一次敲打床栏,范萍又一次过去问他:“你会不会写字?”随后,范萍拿着纸笔给他,尽管他在写字时非常吃力,范萍还是能看得出来,纸上歪歪曲曲的汉字写着:“今天是几号?”范萍告诉他,今天是16号。
范萍说:“知道今天是16号后,他安心的躺下去再也没有敲打床栏了。一直处于镇静状态的他,只想知道今天是几号,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在痊愈出院患者后,医院的工作人员特地走到梁振华的面前,用消毒液对着他就是一顿喷,连鞋底都不放过。梁振华笑着说:“湖北人民真的是太有爱了,仿佛爱的越深,喷的就越猛!”
这些故事都是梁振华在一线采访中挖掘到的新闻故事。梁振华告诉公管院新闻部记者,疫情无情人有情,能隔离病毒却隔离不了爱,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患者,在战疫一线,都让人们看到了爱。这些动人的故事通过他的镜头向我们传播了温暖,也传播正能量。
还有一个故事,是2月23日发生的。一名15岁的初三患者骆同学22日确诊为新冠肺炎后转至医院住院,他住院后向护士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带几本练习本给他,他要“刷题”!在了解到他的需求后,医院给骆同学准备了5本练习本、5支中性笔、两根香蕉、一个苹果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祝活泼可爱的你,早日康复如初,每日喜笑颜开。骆同学说,他现在身体感觉良好,症状不太明显,现在学校是上网课,所以他也不能落下课程,要大量的做题,他想靠一个好的高中,在中考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战疫后方 是爱构筑起坚强的后盾
此前的报道,不少医务人员都瞒着家人来到湖北一线进行工作,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媒体人员身上吗?梁振华告诉公管院新闻部记者,他说单位要求去一线参与报道的员工,需取得家庭主要人员的同意,这既是保障职工家属的知情权,也是能及时为职工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
梁振华说,他的父母在得知他要去湖北一线采访报道时,父亲淡定的令他不可思议。父亲说,“在你去之前我已经想好了,假如单位要是组织派你去的话,你也是党员,你应该冲在前面”。
记者要冲在前线,而单位领导的情怀更是让他感到十分暖心。梁振华所在部门的总监和办公室主任,“背着”一线采访人员,向他们的家里打电话慰问,并发送暖心短信。
“逆行”战疫 是责任也是担当
梁振华2009年考入河海大学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校期间,他敢想敢做,学习能力强,专业素养过硬,这些优秀品质对他意义深远。
毕业后,他进入南京市电视台从事记者、主持人工作。2018年5月,进入江苏广电从事记者工作。
在采访中,“身为一名记者,无论怎样的环境和场地,就要冲到新闻第一现场。”这是他多次说到的一句话,这更是体现了他作为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他还说道:“我们正处在疫情的阴霾中,可是生活中的这些爱,就是照亮我们世界的明灯,更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我们都要心怀美好,为身边的人多送去一点希望和美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