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思之声|将青春写入沃野千里的乡村

发布者:林苍桑发布时间:2023-05-12浏览次数:10

田梦婷

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


各位老师、同学们,非常荣幸今天可以站在这里和各位分享我的故事,我和乡村的故事。 几年前,在河海图书馆门前的特产展览会上,我第一次知道陕西省石泉县。后来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我不止一次听到专业课老师提到石泉县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从他们口中我知道了石泉县是河海大学定点帮扶的贫困县,我以为石泉只会存在于老师们的口中、学校的政策中,并未想到就在不久后它就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点燃我的青春。

“走,一起去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情。”2021年在不懈的努力后,我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团,成为河海大学第9届研支团的一员。怀揣着炙热的梦想和真诚的期待,我踏上了石泉的土地,成为河海大学投入教育资源助推石泉人才培养根植厚土的一滴水。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随着火车逐渐沿着蜿蜒的秦岭山脉驶入石泉,我跃跃欲试准备在名叫教育扶贫助推乡村振兴的舞台大展拳脚。在石泉,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我用一年的时间为学生种下了一道红黄蓝三色彩虹。

红是一颗初心,一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作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一员,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四有”好教师为遵循,以“筑梦人”、“引路人”为方向,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从思政教育着手,抓好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并将其融入日常行为活动。作为初一11班的班主任,我通过组织开展多内容多形式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借助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红色绘画、演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牢记民族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黄是一种责任,一种“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责任。作为一名新手初一英语老师,在入户帮扶学困生的路上,我见证了真正的山路十八弯;在筹备公开课期间,我见证教学楼唯有一盏孤灯,那就是我的办公室。我一直在思考支教的意义是什么,直到我在日复一日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中收到一个学生给我的信:“田老师,我从来没想过考重点大学的事,但现在我想去到你的大学,成为你的校友”,我想这就是支教的意义,它短到我没有办法向学生教授更多的知识,但又长到我可以和学生确定一个更高处的未来

而蓝也就是这样一段青蓝冰水的师生情谊。在支教结束前的欢送会上,当孩子们意识到支教老师即将离开时,便把我们团团围住,有学生哭着说:“田老师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继续教我们。”是缘分让我认识了一群可爱淳朴的孩子,我们在这一年时间里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这段短暂而又灿烂的支教时光也将是我的青春中最绚丽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何不用我们这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我们这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我们这一颗灵魂去召唤另一颗灵魂。